福建土樓,分布于福建和廣東兩省 ,主要有龍巖市境內的永定土樓,漳州市境內的南靖土樓、華安土樓、平和土樓 、詔安土樓、云霄土樓、漳浦土樓以及泉州土樓等。
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,成熟于明末、清代和民國時期。土樓以石為基,以生土為主要原料,分層交錯夯筑,配上竹木作墻骨牽拉,丁字交叉處則用木定型錨固。
2008年7月6日,福建土樓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,被正式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此次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"福建土樓",由福建省永定、南靖、華安三縣的"六群四樓"共46座土樓組成 。即永定區初溪土樓群、洪坑土樓群、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、振福樓、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、河坑土樓群及懷遠樓、和貴樓、華安縣大地土樓群。這些土樓或方或圓,以圓為主,如珍珠般灑落在閩西南的綠水青山間。 截至2008年,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,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"高齡",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歷史 。
福建土樓屬于集體性建筑,從歷史學及建筑學的研究來看,土樓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。在外有倭寇入侵,內有年年內戰的情勢之下,舉族遷移的客家人不遠千里來潤拔海到他鄉,選擇了這種既有利于家族團聚,又能防御戰爭的建筑方式。同一個祖先的子孫們在一幢土樓里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,所以御外凝內大概是土樓最恰當的歸納。
建筑材料由土、沙石、竹木,甚至是紅糖及蛋白都有,就地取材,以建造外墻厚達一米至二米的土樓,堅固得可以抵御野獸或盜賊攻擊,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涼等功用。
福建土樓希項頁的墻壁,下厚上薄,最厚處1.5米。夯筑時,先在墻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墻溝,夯實在,埋入大石為基,然后用石塊和灰漿砌筑起墻基。接著就用夾墻板夯筑墻壁。土墻的原料以當地粘質紅土為主,摻入適量的小石子和石灰,經反復搗碎,拌勻,做成俗稱的"熟土"。一些關鍵部位還要摻入適量糯米飯,紅糖,以增加其粘性。夯筑時,要往土墻中間埋入杉木枝條或竹片為"墻享探凝骨",以增加其拉力。就這樣,經過反復的夯筑,便筑起了有如鋼筋混凝土般的土墻,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層防風雨剝蝕的石灰,因而堅固異常,具有良好的防風,抗震能力。
龍巖市永定區的振成樓按八卦圖形設計,其神奇的構造傾倒世界;位于華安縣的二宜樓被譽為"土樓之王",是綜合價值最高的單體建筑,最早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;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由5座土獄精樓組成,如飛碟從天而降,極富視覺沖擊力;河坑土樓群13座土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河道間,構成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絕景。